——天峨縣令當村第一書記鐘振清帶動群眾發展產業小記
全村貧困人口從原來的216戶933人減到2019年年底的3戶9人,貧困發生率低于全國和全區水平!
天峨縣六排鎮令當村近年來的喜人變化,讓鄰村震驚不已!群眾的幸福生活從哪里來?當地群眾忘不了自治區科技廳派駐天峨縣六排鎮令當村的黨組織第一書記鐘振清。
“職責所在,我沒什么好寫的。”瘦高的鐘振清聽明來意一個勁地擺手。
2018年10月17日,全國“第五個扶貧日”當天清晨,鐘振清俯身吻了吻熟睡中剛滿一歲半的寶貝兒子,背上簡單的行囊到近400公里開外的令當村報到。
為盡快了解村情民意,鐘振清用半個月時間走遍全村22個村民小組,入戶走訪216戶貧困戶,全面掌握群眾所思所想所盼。
走訪中,鐘振清發現“九分石頭一分土,碗一塊,瓢一塊,一個草帽蓋三塊”的令當村擁有海拔高、氣候佳、空氣無污染、晝夜溫差大、距離縣城近等發展高山果蔬的資源優勢。
為發展高山果蔬產業,持續穩定增加農民收入,鐘振清全面引入廣西農科院蔬菜研究所、園藝所、生物技術研究所等強勢科技資源和力量,打造建立“一弄菜(蔬菜)、二弄桃(獼猴桃)、三弄果(百香果)”的“令當三弄”產業科技扶貧連片示范基地,以“科技+”提升產業科技含量。
在管理和服務方式方面,采取“1+1+1+1”的方式,即廣西農科院1個專業研究所對口扶持1個產業基地,1名駐村工作隊員和1名村“兩委”干部配合協助,形成“政府部門引導、社會力量支持、工作隊員落實、村干協調、群眾(貧困戶)參與”的多方聯動模式。
經過一年多的實踐探索,令當村初步形成“3+3”產業科技扶貧模式,即采取3項措施: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農民自己干;實現3個目標:天天有產出、月月有收成、年年有錢賺。2019年,“令當三弄”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注冊,3個產業基地輻射帶動171戶708人參與(其中貧困戶88戶376人),“令當三弄”也成為全村農戶(貧困戶)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而“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農民自己干”對應著“引進來——扶上馬——送一程”這3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具有鮮明的“科技項目撬動、科技人才推動、致富能力帶動”特色。其中,僅百香果基地就直接帶動種植戶每畝增收6000元以上。
“令當三弄”特色果蔬產業基地,成全縣的知名品牌,吸引上級領導、縣內外客商關注的目光,有效地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截至2019年底,全村貧困人口從原來的216戶933人減到3戶9人,貧困發生率由原來的43.5%降至0.5%。在“3+3”扶貧模式的輻射帶動下,令當村集體經濟收入在短短的兩年內從零增長到13萬元,連續兩年排在全鎮首位、全縣前列。2019年,令當村成為河池市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座談會典型參觀點和全縣3個申報市級示范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單位之一。人民網、新華網、廣西衛視等中央和自治區主流媒體多次宣傳報道令當村脫貧攻堅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