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A強,則產業興、生活旺。為此,河池盡銳出戰,披荊斬棘,持續為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添油助力”,把強基礎、固根基擺在至關重要的位置,進一步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支撐。
網速“飛”起來
2019年底,30歲的市民梁城在金城江城區河池移動網點,感受了一把網速“飛”起來的感覺,用5G網絡下載一部2G的電影僅用了10秒鐘,是之前用4G網絡下載速度的60倍。
當時,金城江是廣西首個實現移動5G網絡全覆蓋的主城區,只用了8個月時間,便實現這一目標。隨后,河池成為廣西2020首批5G商用城市。
2019年,全市建設開通195個5G基站,未來3年,河池移動將繼續投入約17億元用于5G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在2020年底前實現主城區重要辦公場所、寫字樓、大型商場等的深度覆蓋,2021年實現縣城城區5G網絡全覆蓋。
除了城區網絡進入“5G”時代,目前,全市所有行政村已通寬帶網絡,還獲得工信部批復建設1547個4G基站,項目涉及全市960個行政村。截至5月底,我市已完成基站配套(含桿塔)建設1547個,光纜建設完成約8300公里,基站設備安裝1547個,開通1547個,開通率100%,已達到全年目標要求。
“電”亮幸福路
由于歷史欠賬多,都安瑤族自治縣供電可靠性低,有的一條線路甚至掛100多臺變壓器,遠遠滿足不了村民日益增長的用電需要。
沒有充足穩定的電源,生活受阻,產業受限,不少村民家里的空調、電磁爐成了擺設,工廠、農業生產斷斷續續,影響產能,發展艱難。
今年入夏以來,都安的山山弄弄里,1858名電力施工人員正頂著烈日,架起座座鐵塔、牽起條條穿越大山的銀線。
從2019年8月到12月,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在都安投資6.8億元,今年年初,公司又在都安新增投資2.97億元,建設農網改造升級項目390個。
“我們一定要按時完成所有項目建設,讓老百姓用上‘放心電’。”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河池供電局員工、都安農網建設項目部經理蔡日貴介紹,目前大部分改造升級項目已經完成。
當年因擔心電不夠用而對返鄉創業猶豫再三的黃任橋,如今在八仙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新區開起了玩具廠,目前他已開辦5個分廠,產品遠銷歐美,去年產值達9100萬元,吸納貧困戶400多人就業。
在板嶺鄉旱塘村,一條農網專線拉向養有2200只澳寒羊的安吉瑞種養專業合作社養羊場,電力穩定充足后,該合作社打算加蓋5個羊棚,飼養澳寒羊將增至8000只。
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農村電網改造升級,持續提升貧困地區供電能力,在貧困戶戶戶有電用的情況下,今年2月,廣西電網公司又下達批復我市農網升級改造項目2695項,截至2020年6月8日,全市農網升級改造項目累計完工投產2092項。
有路有希望
6月15日,連日的陰雨后迎來久違的艷陽,鳳山縣中亭鄉積善村村民滿雙貴帶著小孩到鄉里趕圩,整潔的客車行駛在平坦的道路上,車上歡聲笑語不斷,不到20分鐘,父子倆便到了中亭。
滿雙貴說,沒通客車前,騎摩托車到鄉里需要40分鐘,速度慢又不安全,買些東西還不好拉,現在方便多了!
云霧繚繞的山峰間,一條條農村路像盤旋的巨龍穿梭其中。去年底,鳳山縣實現全縣鄉鎮100%通三級及以上公路,建制村(社區)100%通四級路,全縣20戶以上自然屯100%通硬化路,全縣建制村(社區)100%通客運車輛,比交通運輸部的要求整整提前了1年,榮獲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
2019年底,全市還有103個建制村未通客車。今年5月25日,全市1489個建制村實現客車全覆蓋,不到半年時間,完成自治區下達的任務,為脫貧攻堅提供強有力的交通保障。
有路就有發展底氣,路好就有前行動力。鳳山大力發展油茶果、百香果、核桃果“三果”產業,目前,鳳山共有油茶林34萬畝,覆蓋3.5萬戶農戶;百香果面積6000畝,2019年產值2400萬元;核桃種植面積33.5萬畝,遍布9個鄉鎮95個行政村,覆蓋貧困戶6017戶。
今年,我市將實施屯級道路建設1573條2900多公里,目前已開工1571條,完工940條,所有項目計劃于今年10月底前完工。
同時,今年全市納入年度計劃實施扶貧項目9303個,其中基礎設施項目就有3931個,目前開工3760個,開工率為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