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江區紅軍小學秉承紅七軍的光榮傳統,以“構建紅色校園,潤澤美麗人生”為理念,著力打造紅色教育品牌,精心培養有理想、有信念、敢奮斗、有追求、有智慧、能吃苦的陽光少年。
6月29日,參加2020年《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河池市啟動儀式的領導嘉賓觀摩紅軍小學傳講“紅色故事”活動。
悠久校史 紅色基因
金城江區紅軍小學最初命名為“鳳儀高級小學堂”,創建于1907年。1930年11月,鄧小平率領的紅七軍第三次進駐河池縣城,曾在該校召開重要的軍政大會,從此“堅定信念奮斗不息”的紅七軍精神就深深烙印在這所百年老校,培育了一代代紅色傳人,繪就了河池共產黨人的精神底色。
紅色校園 紅色之聲
金城江區紅軍小學在中國紅軍第七第八軍河池整編閱兵紀念館開展“傳承紅色基因 做新時代少年”紅領巾講解員研學活動。
為使紅色文化滲透到學校每一個角落,金城江區紅軍小學建立了紅色文化宣傳陣地,在校園入口處懸掛革命前輩的肖像格言,讓學生們一走進校園,就能感受到濃濃的革命傳統文化氣息。學校還以革命先烈、黨史人物的文字簡介、圖片為背景,制作各辦公場所、班級的標識牌,讓廣大師生在校園內隨處都可感受紅色文化。更為獨特的是,全校用戰斗英雄來命名班級中隊的名稱。此外,學校還開辦“紅色之聲”廣播站,播放紅色歌曲,宣講革命故事,大力宣傳紅色革命精神,營造了濃郁的紅色文化氛圍。
同學們認真傾聽老師對中國紅軍第七第八軍河池整編閱兵紀念館的紅色人物及事跡進行講解。
紅色文化 紅色教育
金城江區紅軍小學廣泛開展 “十個一”革命傳統教育活動:課前唱一支紅色歌曲;學校每周進行一次以“弘揚紅色文化”為主題的國旗下的講話;每學期(或每學年)全校舉辦一次紅歌賽(或大型文藝匯演);每學期全校舉辦一次“革命英雄在我心中”的紅色故事演講;每學期全校舉辦一次紅色文化征文比賽;每月讀一本紅色革命書籍;每學期看一部紅色革命電影;班級每學期出一期紅色革命教育手抄報;在校園固定位置開辟“歷史(黨史)上的今天”欄目,每周宣傳一位紅色革命人物或大事件;每年組織一次公祭革命英烈活動。通過舉辦這些活動,豐富了校園紅色文化的內涵。
紅七軍第一個河池籍黨員盧繼馨之孫女盧曉竹給同學們講述“紅色故事”。
紅色課堂 紅色新苗
金城江區紅軍小學要求語文課每個學生每天至少讀一首紅色詩詞,每周至少背誦一首紅色詩文;品德社會課,要求班級每學期舉行紅色革命故事會不少于兩次;音樂課每學期所教紅歌不低于兩首;體育課要求學生要按照軍人的標準,進行隊列、形體、速度、紀容等方面訓練;美術、書法課要求每生每學期畫一兩幅紅色書畫,寫一兩幅紅色內容的書法作品,全校每學期至少舉辦一次學生書畫展;小學中、高年級每個中隊要培養2-5名紅領巾講解員,能對鎮上的紅軍標語樓和紅七紅八軍整編閱兵紀念館的陳列進行講解。紅色課堂,培育了紅色新苗,讓紅色的革命種子穿透歲月茁壯成長。(彭昌伶 覃崇)
金城江區紅軍小學紅領巾講解員在講述革命前輩的光輝事跡。
圖文來源:河池市黨員教育中心(遠程辦)、金城江區委宣傳部